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

神州獨行尋禽記19

2006/10/1
 一早先到市區的九龍公園晃晃,看到了遊隼、黑鳶、暗綠繡眼、灰頭黑臉鵐、珠頸斑鳩、白頭翁、麻雀、紅耳鵯、黑領椋鳥、夜鷺、白鶺鴒、鵲鴝、黑臉噪鶥、八哥、白腰文鳥。

 接著前往香港濕地公園。本來想去米埔,但要事先申請,於是作罷。濕地公園位於天水圍,搭輕鐵就可以到。天水圍離米埔不遠,原本是小村鎮,後來港府在此進行都市開發計畫,為了進行生態補償,故留下這一大片土地,成為香港濕地公園。因此,濕地公園跟著一大片高樓住宅群比鄰,看起來很不協調。

 買票入園後,穿過大廳,首先看到「貝貝之家」。貝貝是隻灣鱷(鹹水鱷),當初在新界被發現。古代中國南方也有這種大型鱷魚分布,韓愈被貶到潮州當刺史時,因為鱷魚為患,還曾寫了篇「祭鱷魚文」。不過這隻貝貝大概是逃跑或被棄養的,中國的灣鱷早已滅絕。

 續行入園區,裡頭有人工水池、紅樹林、泥灘地、賞鳥小屋等等,比關渡自然公園大多了,但跟整個關渡保護區比,卻又沒那麼大。這裡的鳥況還好,畢竟不是米埔,時間也早了些,共觀察到了:大卷尾、褐頭鷦鶯、小白鷺、中白鷺、白腹秧雞、白頭翁、家燕、珠頸斑鳩、白鶺鴒、蒼鷺、池鷺、大白鷺、青足鷸、磯鷸、家雨燕、白頸鴉、紅耳鵯、白胸翡翠、灰頭鷦鶯、黑領椋鳥、牛背鷺、鷹斑鷸、鵲鴝、暗綠繡眼、斑文鳥、棕背伯勞、黑臉鵐,還有我的新紀錄,蟻鴷(地啄木)。

 走在紅樹林浮橋上,聽到旁邊一位中年男子講台語,但音調又很奇怪,心想難道是福建來的?攀談之後,才知道他是香港的閩南人(福佬人),住荃灣。喔喔,昨天在香港歷史博物館有看到這個,傳統香港四大族群其中之一就是閩南人。不過還是講粵語的廣東人佔大多數。

 下午再到香港太空館晃晃,晚上走到維多利亞港邊的星光大道,去的時候已經萬頭鑽動了。今天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哪,晚上的維多利亞港除了原有的「幻彩詠香江」巨型燈光秀之外,還加上了華麗煙火秀,現場是金光閃閃、瑞氣千條。但看完之後要擠出重重人群,可真是不容易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